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完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是深化就業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健全精準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
作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完備的就業公共服務有利于為勞動者提供就業信息、提升勞動者職業能力、暢通勞資溝通渠道等,進而改善就業市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并有效推進就業公共服務制度和體系建設,目前已建有4400多家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年均服務1.1億人次。
當前,我國就業市場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的結構性矛盾,就業公共服務區域分布不均、發展基礎不牢、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健全制度、優化體系,充分發揮公共服務優勢,緩解就業和用工矛盾。
《意見》提出,完善覆蓋全民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完善制度,應提高服務普惠性。當前,我國快遞員、外賣員等靈活就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多,大學生、農民工和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這些群體對就業服務尤其是公共就業服務的需求旺盛,要在提供合適就業崗位、維護合法勞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提供普惠性服務。
完善制度,應增強服務可及性。我國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就業公共服務網絡,全國大部分街道和鄉鎮已經設立就業服務窗口,但仍有部分勞動者想要卻得不到就業服務。要繼續堅持基層導向,在強化產業集聚區、人口密集區就業服務的同時,及時推動服務向易地搬遷安置區、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等地延伸,高效服務各類對象。打破戶籍、區域和身份等方面的限制,建好“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和零工市場,推行“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保證服務資源向基層下沉。
完善制度,還需進一步提升服務的專業性。新就業形態催生了新的勞動關系,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過去主要針對傳統勞動關系的就業公共服務已不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這對服務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要提升服務人員專業能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服務隊伍;用好信息資源大數據,建好用好全國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促進數據共享,為多元化的就業方式提供支撐。同時,還可與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擴大專業化服務供給,促進資源有效對接。(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