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信息通信業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建設與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行業監管和服務體系,將賦能千行百業,有效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電信行業健全監管體制機制、有序擴大開放等提出了多項改革措施。通信業是信息基礎設施,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底座。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 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正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擴大電信業務開放,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好“一業帶百業”的賦能作用。
電信市場一直走在對外開放的前沿。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首次對外開放電信市場。20多年來,通過CEPA、自貿區(港)政策、雙多邊協定等,電信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電信市場繁榮發展,外商投資企業比例不斷提升。
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1926家外資企業獲準在華經營電信業務。電信領域深化對外開放,有效提升了行業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也是與全球共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紅利。
電信市場是對民間資本開放較為深入的領域。2013年底,工信部向11家民營企業發放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意味著民營企業首次進入電信領域。繼移動通信市場開放之后,工信部又于2014年底宣布再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首批開放上海、廣州等16個試點城市。目前,我國電信和互聯網企業數量達16.9萬家,民營控股企業超92%。民間資本充分發揮靈活、創新的優勢,為電信市場帶來“鲇魚效應”,有力推動了產品豐富、服務提升和資費下降。
“放得活”還要“管得住”。信息通信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是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力量。近年來,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信息技術迭代更新,帶來更多新業務、新模式。如何在確保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支持業務創新?怎樣在深化開放的同時維護市場良好秩序?作為群眾訴求較多的重要領域,電信業怎樣提升服務水平?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準入環境要高效開放。電信業務新技術新應用多,應著力優化審批流程,加快制定相關配套支持政策,統籌發展與安全,鼓勵企業有序開展業務創新。不斷優化準入環境,推動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進一步試點擴大增值電信業務開放。更好支持民營電信企業發展,激發電信行業企業活力。
競爭環境要公平有序。新技術也帶來新問題,比如,當前電信領域就出現了濫用技術和算法優勢擾亂市場等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要加快完善信息通信領域市場秩序相關監管制度規則,健全市場公平競爭規則。建立重點領域公平競爭狀況監測、巡查和通報機制,營造公平競爭、開放共享的行業生態。
監管環境要規范透明。要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長效監管機制,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依法給予經營主體容錯糾錯空間。加快探索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監管中的應用,實現“以網管網”。積極探索跨地區、跨部門綜合執法,避免多頭檢查和重復執法。
服務環境要便捷優質。當前,數字技術服務社會生活愈加深入,人民群眾對信息通信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一些服務環節與用戶期待還存在差距,用戶感知和體驗等仍有待提升。暢通群眾訴求反映直達通道,電信業務線上辦、異地辦,進一步壓減辦理時長、提高服務效率等措施都有助于改善通信服務感知,提升服務水平。
營商環境既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信息通信業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建設與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行業監管和服務體系,將賦能千行百業,有效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者: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