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國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春節期間以及2023年全年,5G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中占比都接近50%。這兩個50%足以說明,我國5G網絡正加速覆蓋更多人群,為構筑數字經濟時代競爭新優勢、激發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多支撐。
5G用戶普及率過半,意味著5G應用在消費市場有所突破。5G應用存在“二八定律”,即20%的應用場景在個人和消費領域,80%的應用場景在行業。與行業應用相比,5G在個人和消費領域應用步伐顯得慢了些,這直觀體現在用戶普及率上。據工信部出臺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力爭到2025年,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6個,5G用戶普及率從2020年的15%提高到56%。如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已達24個,5G用戶普及率也過半。按正常發展速度看,這些目標有望提前完成,將成為5G規;l展的重要里程碑。
5G用戶規模加速壯大,適度超前的建網原則功不可沒。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我國5G網絡建設遵循的正是適度超前、以建促用、建用結合的原則,緊貼行業和市場需求,實現深度覆蓋和按需覆蓋。自2019年5G商用以來,5G累計投資超過7300億元,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截至去年底,我國5G基站數達337.7萬個,占移動電話基站數近三分之一;5G網絡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并持續向重點場所深度覆蓋。這些都是5G用戶規模壯大的基礎和前提。
5G用戶、流量雙增長,源自技術、場景等創新。盡管5G常被評價缺乏現象級應用,但不可否認,以視頻應用為代表的全新消費行為已然形成,5G成為移動網絡流量的主力承載,流量經營已形成商業循環。一方面,5G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是電信運營商收入增長引擎;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積極用好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消費場景。比如,豐富5G視頻通話特色功能、推出“人人擁有一個數智人”活動、打造智能警戒等住宅安全產品等,拉動5G流量消費。
要將5G的用戶規模優勢,轉化為真正的經濟增長優勢。發展5G,從當前看,有利于推動消費升級,促進經濟增長;從長遠看,能壯大新興產業,釋放數字紅利,培育新質生產力。實踐證明,5G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有巨大的賦值作用。截至去年底,5G移動電話用戶達8.05億戶。如此龐大的用戶基礎,疊加5G流量消費快速提升,激發出裸眼3D、云手機等蓬勃發展的新興業務,有效拓展了移動通信市場發展空間。研究機構測算預計,2023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86萬億元,比2022年增長29%。
面向未來,5G還要創新發展。規模優勢能帶來成本優勢。在資費上,需探索更多組合,優化套餐設置,合理降低資費水平,讓更多人用起來。在技術上,持續提升網絡能力,推動5G-A、5G輕量化等技術演進和產品研發;在網絡上,一手抓重點場所移動網絡深度覆蓋,一手抓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在應用上,深耕消費者市場,聚焦重點行業應用場景,繼續促進5G應用規;l展。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保持著“10年一代”的演進規律。我們經歷了2G跟隨、3G突破、4G并跑、5G引領的階段,立足新起點,更應用好新優勢,創造新領先。 (作者: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