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數據要素應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經濟發展領域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得到顯現,打造300個以上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
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各環節,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基礎設施規模能級大幅躍升,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日臻成熟。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占全球數據總量的10.5%。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當前,我國一二三產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各行各業積累了大量數據,但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剛剛起步,還存在數據供給質量不高、流通機制不暢、應用潛力釋放不夠等問題。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印發實施以來,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加快涌現,數據產品形態和交付形式不斷豐富,數據資產入表等政策引起市場高度重視。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期盼。
實施“數據要素×”行動,就是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推動數據要素與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協同,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據要素報酬遞增、低成本復用等特點,培育基于數據要素的新產品和新服務,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從而實現經濟規模和效率的倍增。
不同行業數字化轉型程度不同、數據資源的基礎不同、場景需求不同,數據要素發揮作用的方式也存在較大差異。行動計劃按照“有基礎、有場景、有需求”原則,結合各行業發展實際,先期選取了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文化旅游、醫療健康、應急管理、氣象服務、城市治理、綠色低碳等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比如,農業和工業等領域對數據協同的需求較大,擬強化協同效應,提升行業運行效率;金融等領域對其他行業數據需求大,要發揮其牽引作用,推動數據復用;科技、交通等領域數據聚合價值高,擬通過促進多元數據融合,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氣象等領域數據通用性強,擬通過推動數據開放,提高數據供給質量。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我國未來還將產生更多、更有價值的數據,創造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要以推動數據要素高水平應用為主線,以推進數據要素協同優化、復用增效、融合創新為重點,著力提升數據供給水平、優化數據流通環境、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從而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