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2017年7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則之一。近年來,金融系統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穩步推進金融改革,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切實改進金融服務,金融工作取得新進展。
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和貨幣信貸處于合理水平,持續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結構上,精準滴灌強化對普惠、科創、綠色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加大金融支持民企發展力度,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價格上,引導融資成本下降,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處于歷史低位;指導金融機構合理調降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促進儲蓄向消費、投資轉化。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金融管理部門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企和民企一視同仁,加快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和考核激勵機制,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強化科技賦能,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進一步增強對“三農”、小微企業、新市民等群體的金融服務供給,提高金融服務獲得感。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在金融有力支持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其中,針對市場高度關注、對國計民生影響重大的房地產市場,金融管理部門的政策也在積極見效。基于國內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的重大變化,金融管理部門連續出臺房地產金融調整優化政策,有效減輕居民利息負擔,改善消費者預期,增強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目前,已有超過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惠及約5000萬戶、1.5億人。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恢復緊要關口,金融管理部門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鞏固實體經濟恢復基礎,增強發展后勁。一方面,不斷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管好貨幣信貸總閘門,以現代化的貨幣管理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用好市場的力量,在政策設計中既注重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也注重引入激勵相容的市場化制度安排,運用價格手段、科技手段和“放管服”改革辦法,充分調動金融機構自主性、積極性,提高政策傳導效果,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當然,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保持好自己的節奏。我國是超大型經濟體,要堅持穩字當頭,以穩應變,用宏觀政策的穩定性應對內外部的不確定性,引導形成市場合理預期。相信隨著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綿綿用功,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將全面推進,經濟金融循環將不斷暢通,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穩固有力的支持。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