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氣候影響,世界主要水稻生產國生產受到影響,全球大米價格持續攀升,達到11年來歷史高點,國內稻谷價格也呈現同步上升趨勢。我國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大國,厄爾尼諾現象會不會影響國內大米穩定供應,成為當前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南方是我國水稻主產區,水稻播種面積占全國94%左右,南方水稻生產能否豐收直接關系國家糧食安全。今年6月中下旬以來,南方多地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使處于抽穗揚花和灌漿結實期的早稻面臨“雨洗禾花”的高風險,有可能影響早稻產量和品質。而且,高溫高濕天氣非常容易發生病蟲害,易引發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以及稻瘟病的出現。當前,南方多地進入早稻集中收獲期、中稻病蟲害防治關鍵期,晚稻播栽加快推進。各地正全力以赴做好早稻搶收、中稻病蟲害防治和晚稻搶插工作,確保水稻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
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暴雨高溫天氣給我國水稻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引發稻谷價格波動,但并未影響稻谷穩定供應。我國稻谷供應能力強,水稻生產連續多年產大于求,庫存充足,調控有力,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水稻價格一直保持平穩運行,成為國內糧食市場的“穩定器”。當前,我國稻谷市場面臨的主要矛盾不是供應不足,而是供應過剩。
稻谷飼用消費增加有可能成為化解供給過剩的重要途徑。稻谷、小麥和玉米具有互替性,在比價關系合理時,稻谷可替代玉米做飼料。長期以來,我國稻谷價格處于三大主糧頂端,小麥價格次之,玉米價格最低。但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疫情、極端氣候、地區沖突等各種因素疊加影響,糧食價格劇烈波動,三大主糧比價關系發生顛覆性變化。玉米產需缺口較大、價格大幅上漲,稻谷小麥產大于需、價格漲幅較小,玉米價格甚至超過小麥和稻谷價格,成為三大主糧中價格最高的糧食品種。玉米和稻谷比價關系劇變,推動稻谷替代玉米做飼料,刺激稻谷需求增加,有助于緩解稻米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時也會推動稻米價格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國稻谷播種面積、產量和單產均出現下降。主要是因為玉米種植收益明顯好于水稻,農民主動調整種植結構,東北地區再次出現水田改旱田現象。從短期看,“水改旱”有助于緩解玉米供應不足和稻谷供大于求的矛盾;從長期看,還要做好種植結構調整的工作,防范玉米“一家獨大”局面再現。
大米進出口是調劑國內稻谷供求的重要手段。我國是世界水稻生產大國,也是世界第一大米進口國。2022年,我國大米進口量達到619萬噸,首次突破532萬噸的進口配額,其中碎米進口量占比超過50%。大米進口來源地主要是越南、印度、泰國、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進口品種主要有碎米、精米和糙米。進口碎米主要用作飼料原料和工業原料,進口成品大米用于品種調劑,對國內大米市場影響不大。
從今年前5個月進口數據看,我國進口大米164萬噸,同比下降43.9%。這是因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印度、越南等水稻主產國水稻生產受到影響,市場預期不樂觀,大米出口價格持續上漲,我國進口大米價格優勢不再明顯,大米進口量下降也在預料之中。但在我國稻谷連續多年產大于需、庫存充足的情況下,大米進口量下降對國內大米市場影響有限。(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