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13元的奶茶,打包費要4元,而送來的包裝就只有一個塑料袋”“一份價格不到18元的麻辣燙,包裝費就要6元”……近一段時間,外賣包裝“刺客”引起網友熱議。
目前,各個平臺對于外賣包裝如何收費沒有統(tǒng)一標準。雖然有些平臺設置了包裝費的上限,但具體收費標準還未明晰。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下單時,一般會選購多件商品,不會過多關注單個商品的打包費金額。根據(jù)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商家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目的是減少污染。這就給有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想方設法在包裝上做文章,對每種食物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單獨包裝。這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金額,也產生了大量包裝垃圾,與綠色低碳發(fā)展理念相去甚遠。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外賣行業(yè)的監(jiān)管,指導第三方平臺盡快制定規(guī)范,明確有關收費標準。對受到消費者反復投訴的商家或平臺要予以處罰,明確第三方平臺和商家的主體責任,建立消費者反饋機制,形成各盡其責、齊抓共管、合力共治的監(jiān)管格局。
外賣平臺及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要加快制定相應標準,做好配套服務。外賣平臺對于“重復加購、重復加價”的上架食品要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不予上架。同時,應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規(guī)格、不同類型細化打包收費標準,對違反標準的商家要及時予以警告,對不聽從警告的商家應暫停與其的合作關系。要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加強與消費者溝通,出現(xiàn)問題主動與相關商家對接,切實履行平臺責任。
商家需加強自律。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下單為的是享受美食,商家要想獲取更多收益,應多在提升食物品質、改善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在包裝上動心思實屬本末倒置。同時,商家還要充分尊重消費者,把選擇權交還給消費者,未經同意不得強制消費者消費。 (田 楊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