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金融數據延續1月份的強勁態勢,廣義貨幣(M_2)增速保持高位,新增信貸繼續放量再創新高,新增社會融資則實現超預期放量。這表明,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信貸供需兩旺,宏觀經濟正在加快恢復。
穩貨幣是穩經濟、穩就業、穩物價的重要基礎,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的一個關鍵要求就是“穩”。宏觀經濟是一個不可中斷的連續過程,貨幣政策主要是熨平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總需求波動,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對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的破壞。貨幣政策要在力度上保持穩健,防止因“大水漫灌”帶來過度投資、債務攀升、資產泡沫等問題;在結構上精準發力,通過優化結構增加經濟的內生穩定性,保障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穩健貨幣政策將有力促進經濟社會實現發展較快、就業充分、物價穩定的優化組合。隨著宏觀經濟和物價水平持續保持穩定,居民對未來收入、企業對未來經營、外資對經貿往來的預期更加穩定,有助于提升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消費和投資、內需和外需良性互動循環的確定性,這將進一步增強宏觀經濟的穩定性,使得貨幣政策可以通過較小的政策成本來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始終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以穩應變,維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經濟下行時不搞“大水漫灌”,經濟回升時也不搞“急轉彎”,用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應對內外部的不確定性,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這意味著,面對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針對性,同時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穩”的基礎上,還應創新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高質量發展增強“進”的動力。結構性貨幣政策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發揮總量、結構、價格三重優勢,統籌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促進金融資源向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傾斜,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宏觀經濟穩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要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引導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激勵引導作用,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的戰略支撐和“進”的戰略空間。 (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