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近日印發《母親河復蘇行動方案(2022—2025年)》,全面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復蘇母親河,聚焦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干涸,讓河流流動起來,把生態恢復起來,事關民生福祉,也是筑牢生態安全底線的緊迫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水利部門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涉水問題。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子牙河等多年斷流河道實現全線貫通,白洋淀重現昔日勝景,京杭大運河迎來世紀復蘇……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
然而,受特殊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制約,我國水災害頻發、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問題仍十分突出,河道及周邊環境深受影響。
讓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非一日之功,也非一地之責。比如,阻斷百年的京杭大運河,目前保持全線有水的狀態,讓長江水、海河水、黃河水得以匯聚,不僅是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協同努力的成果,更得益于多年積累的調水經驗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良好的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既支撐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也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要利用好母親河復蘇行動的契機,從當地的母親河做起,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分級負責,推動建立“一河一檔”,編制“一河一策”。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對河道內私建濫建、非法捕撈、違規采砂等行為重拳出擊,不斷將清理整治重點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
要加快劃定落實河湖空間保護范圍,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分區分類管控,保障生態流量,暢通行洪通道,打造好沿江沿河沿湖綠色生態廊道。要堅持水岸同治,嚴控各類污染源,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保持河湖水體清潔,保護河湖水生生物資源。鼓勵更多力量參與河湖保護治理,加強社會監督。
促進母親河生態環境復蘇任重道遠。在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新時代,水利部門要切實當好江河湖泊“代言人”,不斷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管理,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全力維護河湖健康生命,更好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吉蕾蕾)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