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色”為城市發展底色的沈陽市,環境日益改善,成為東北人才凈流入熱土。 (資料圖片)
沈陽城市風光。 (資料圖片)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提出補齊體制機制、經濟結構、開放合作、思想觀念等四方面突出短板,做好“六項重點工作”的指示要求,強調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擼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環境、重振雄風,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撐。這為新時代推進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沈陽,以重塑環境重振雄風的志氣、骨氣、底氣,當先鋒打頭陣,點燃不熄的創業之光,奔跑在履行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努力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拼搏之路上。
乘《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的政策東風,國家工業重鎮——沈陽,蹄間三尋,奔向振興。
“我聽到了沈陽萬馬奔騰的雄渾足音。”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直言,不可唯GDP等單項指標遮蔽沈陽的勇毅擔當。沈陽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肩負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使命,關乎國家發展大局。
與沈陽人嘮嗑很有意思,你若問:“沈陽有啥?”他會淡定地回問:“沈陽沒啥?”沈陽工業門類之齊全在東北首屈一指。從天空,到地上,至水下,殲擊機、乙烯三機、深潛機器人——這些大國重器首產沈陽;“嫦娥”探月、“祝融”探火、“蛟龍”入海——這些“中國驕傲”屢見沈陽身影;即使細至毫末的集成電路產品,沈陽亦有不俗貢獻。
客觀地看,曾幾何時,在體制機制、經濟結構、思想觀念和開放合作等方面存在短板的沈陽,個別經濟指標相對慢了幾拍。但沈陽沒有自怨自艾,更沒有坐等靠要,而是牢牢抓住習近平總書記直切“病灶”的“金藥方”,傳承主人翁秉性、精工細作品性,喚起勇立潮頭的天性。
轉型當先,老樹生新芽
這條路的名字很有氣魄——開發大路(位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側企業一個比一個“老”:沈鼓集團、沈陽機床、特變電工……這些比共和國還要年長的企業,創造了新中國工業史上數不清的“第一”,“工業脊梁”當之無愧。
這條路,曾讓習近平總書記情牽心系。
2013年8月,總書記在沈陽考察時,穿行這條路,考察多家“老字號”企業轉型升級,并多次叮囑走轉型之路——“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這條路,也曾發生過許多笑中帶淚的故事。
2017年前后,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接到國家任務,為“疆電外送”重大工程生產換流變壓器。輸電線路起于新疆昌吉,止于安徽古泉。這意味著,裝備要足夠高大上,才能支撐3200多公里的電力傳輸;也意味著,特制定產很難再有“然后”了。
只產一回,只用一次。就像我們買菜、拌餡、和面、搟皮,忙活半天,就為包一個餃子。面對高企的研發等邊際成本,公司副總經理肖鋒說得灑脫:“國家需要就是第一需要!”
±1100千伏變壓器重達800多噸,想從沈陽生產出來運到新疆,基本沒戲。“此前,要運走±800千伏的大家伙,都得提前報批,清理道路,派上將近300個輪子的特種運輸車。”肖鋒苦笑,“太重了,只有一個辦法,為一臺(套)去新疆專門建廠生產。”
作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肩負維護國家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神圣職責,即便無法變現為產值和利潤,無法量化為GDP和財政稅收,亦責無旁貸。
“公一色”的所有制結構和“工一色”的產業結構,成為市場競爭中輕裝上陣的掣肘;只有橫下一條心,加快與信息化、數字化融合,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結構層級才能有大的躍升。
沈陽知重負重,率先發力奔跑。
制造業強勢回歸。2021年,《沈陽市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專項行動計劃》正式印發,為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細化施工圖、發出動員令。
裝備制造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將近七成的沈陽,“老字號”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新芽”何處生發?
——向高。
在特變電工沈變集團裝配車間,最高光的產品是±800千伏變壓器兩只“臂膀”上的高壓干式直流套管。
這套管曾長期被國外壟斷,成為制約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卡點”。經過近兩年努力,各環節逐項攻關,國產套管終于實現了掛網運行。
“國家砝碼”重千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中國要發展,最終要靠自己”。
2021年,沈陽市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已近三成,“大國重器”的產業根基愈發堅實。沈陽積極幫助企業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的各類補償項目,大力支持一臺套、首臺套裝備,強化政策扶持、擴大容錯空間,為擔當者擔當,讓擔當者彰顯更大擔當。
——向智。
壓縮機被譽為“工業心臟”。如今,“心臟”添上了智慧“大腦”。
在沈鼓集團轉子車間,主掌生產的“大腦”是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降本增效”,車間副主任李鶴一語中的,系統上線一年,僅五坐標葉輪一項的生產效率就提升了28%。
“結構復雜,流程復雜,大型裝備制造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但是,我們干成了!”沈鼓集團副總經理李紹國頗為自豪。通過服務上“云”,沈鼓集團為工業設備提供遠程監測、運維等全生命周期服務,“賣智慧”成為集團的新增長點,收入占比已達27%。
從制造到“智”造。2019年以來,沈陽市共推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生產線項目超過350個,項目運營成本平均下降30.72%,生產效率提升20%。
——向聚。
高端裝備長纓在手,沈陽還要“仰望星空”。作為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基地,沈陽推進軍民融合的條件得天獨厚。
延伸航空工業沈飛、黎明等頭部企業的巨大優勢,提高本地配套率,成為沈陽打造千億元級航空產業群的關鍵一招。“如果說航空產業是一條龍,研發設計的龍頭和總裝試飛的龍尾在頭部企業,我們就在生產加工的龍身環節尋找機遇。”沈陽航空產業集團副總經理黃寶啟說,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和配套項目,航空產業聚集的磁場效應不斷放大。如今,沈陽航空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8家,基本覆蓋了整機項目、航空零部件等全產業鏈條。
同為沈陽航空產業“兩翼”之一,法庫通用航空基地因每年舉辦“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名聲大噪,目前已涵蓋通用航空產業的完備產業鏈,不僅擁有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整機產品,還在新能源多座位飛機領域取得新突破。
未來3年,沈陽將聚焦20個重點產業,著力提升龍頭企業本地配套率,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向活。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治本之策何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擲地有聲:“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
混改后的東北制藥,演繹了大破大立的神奇。
始建于1946年的東北制藥廠,是我國民族制藥工業的搖籃。幾歷沉浮,由于體制落后、管理松散等問題,企業一度瀕臨破產。2018年,東北制藥引入民營企業遼寧方大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形成了民營控股、國有和社會資本參股、員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權結構。
全新的管理理念、激勵方式、創效模式,讓企業“活”了過來。
干部隊伍,帶活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公司調整中層副職以上540余人次,動真格下調近150人。
干事熱情,激活了。股權激勵,輔以賽馬機制。“前有金山,后有老虎。”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張楠說,“企業沒有閑人了,每個人都愿意多想一步、多干一些。”混改當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六成多。
浴火重生,次第花開。以深化改革破除體制障礙,靠智慧動能插上蝶變翅膀,推動制造業向智能、綠色、高端、服務化方向轉型升級。據統計,2021年,沈陽市GDP同比增長7%,其中裝備制造業增長13.1%。
“‘老字號’是沈陽的根系,沈陽工業茁壯生長和開枝散葉都要靠它。”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說,“老字號”轉型升級沒有捷徑,改革只有不斷涉深水,從根本上解決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和體制機制問題,才能說沈陽乃至東北振興有了質變。
創新爭先,源頭活水流
“守著金山不見金,抱著金碗吃不飽。”說活力、話創新,沈陽人曾有切膚之痛。
金山,是說科技創新的“國家隊”在此云集。沈陽擁有中科院體系的大院大所和大學數量在國內名列前茅,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非常豐富,讓人羨慕。
吃不飽,是說“墻里開花墻外香”。科技成果在沈陽本地的轉化率較低,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活躍度不夠,讓人嘆息。
“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習近平總書記對遼寧科技創新作出重要指示后,沈陽挖潛提效,奮力改變被動局面。
沈陽市科技局局長趙日剛說,“科技創新無需舍近求遠,首先要用好家門口(大院大所)的資源優勢”。
其實,家門口的競爭也很激烈。某些南方城市常常一擲千金,把沈陽的專家乃至科研團隊“連窩挖走”。沈陽的財力有限,重獎比不過,那比什么呢?
渾南區是沈陽面向未來打造國家新材料中心的前沿陣地。為守好這個陣地,渾南區在核心區域劃出744畝土地(市價每畝出讓金近千萬元),無償撥給中科院金屬所擴建,省市區再追加12億元資金建設地上配套設施。為的是科技人員拎包入住、安心科研。
“政府能做的就是勒緊褲腰帶也要支持科技企業,砸鍋賣鐵也要投向科技創新。”渾南區委書記閆占峰的話斬釘截鐵。他堅信,有平臺就有舞臺,不愁人不來。
帶著頂尖科研團隊、帶著“顛覆性技術”的恩檉研究院公司來了,成立僅兩年就成為種子領域“獨角獸”企業。總經理趙福強告訴記者,公司研發的引生素技術不僅可以挽救瀕危植物、復制瀕危種子,而且在生物災害防控、農產品貯藏保鮮等方面也有新突破。比如,研發的靶向殺除松材線蟲技術,可以造福全球幾十億畝松林。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放大科技創新的聚集效應。沈陽成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實施關鍵技術“揭榜掛帥”;以領軍企業、骨干企業為“盟主”,聯合高校院所組建技術聯盟,建立技術共享、成果共有、設備共用、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
提升科創要素的聚集效能。沈陽重點打造國際軟件園,升級東北科技大市場。目前,已構建起完整的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創新主體“出苗快,長勢旺”。截至2021年底,沈陽市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567家,是2018年建立統計指標之初的4.6倍。
“沈陽科技創新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在工業互聯網。這里既有工業企業和設備互聯的場景資源,也有持續跟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沈北新區區委書記聞然特別提到一家名為格微軟件的公司。
深挖大數據資源,格微軟件組建了“鏈上遼寧”信息平臺,集聚省內13萬戶工業企業和19萬種工業產品,建立十萬“企業碼”,初步實現遼寧產業資源云上集聚。疫情之下,幫助企業足不出省實現供需匹配。
創新活力,人往哪里聚?
逆流而上!過去10年,沈陽市常住人口增加了92萬,增量居東北各大城市之首;其中,每10萬常住人口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為27565人,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受過大專以上教育。人才流失的被動局面被沈陽大力扭轉。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多方面采取措施,創造拴心留人的條件,讓各類人才安心、安身、安業’的重要指示,我們將以風景、人文、時尚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區,以平臺、環境、新經濟為重點建設人才成長型城市,特別是強化制度創新,向科研人員賦能賦權賦利,讓各方英才向往沈陽、扎根沈陽、圓夢沈陽。”沈陽市委書記王新偉說。
對不少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制約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和發展壯大的“達爾文之海”難以跨越。科研及成果轉化需要大把真金白銀。錢從哪里來?
從平臺募集而來。在沈陽市東北科技大市場,取意“資本開門吧”的“芝吧”線上平臺格外惹眼,這里聚集了投、擔、貸、保等各類金融機構,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在沈陽國際軟件園,東北唯一的基金小鎮已有30多家私募股權機構入駐,在管資金規模200多億元。政策暖風陣陣,沈陽市準備5年投資20億元,支持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沈陽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40億元,比2017年增長56.68%。
從資本市場而來。宗潤福創辦的芯源微公司是科創板遼寧第一股,因產品高端且供不應求,各路資本和熱錢紛至沓來。他說,好項目不愁資本不青睞。涂膠顯影設備就是公司的絕活之一,之前完全依賴進口,自芯源微突破困局后,進口設備價格應聲而落。沈陽市目前已有十余家科技類上市公司,有3家集成電路企業正在IPO籌備中。沈陽IC產業園負責人鄭廣文呼吁,“再多些,再快些!”
相較南方,融資渠道窄、融資貴的瓶頸仍然緊繃。在沈陽德鴻創展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朱一龍看來,不少企業還不懂如何運用金融工具撬動資本;同時,本地專業金融機構相對較少,融資團隊也不夠完備,這些都制約著創新主體長高長壯。
“沈陽人偏好儲蓄,曾是金融機構貨幣回籠最好的城市,但貸款投放卻顧慮重重,科技金融短板待補。”梁啟東接受調研組采訪時說,這既有沈陽產業結構和歷史沿革因素,也有部分投資人戴著“有色眼鏡”等原因……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創新步伐一刻也不能停。”沈陽市副市長單義語意堅決,要堅定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激發調動全社會的創新激情,持續發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登高望遠。沈陽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集成電路等產業,打造一批“新字號”領軍企業和標志產品,形成梯隊、壯大陣容,匯聚磅礴的振興“新勢力”。
環境為先,立己以悅人
“沒想到點開APP,就把孩子出生證明、落戶等事情一次辦妥了。”和平區長白街道居民鄒曉雨說,不用跑腿真方便。
“沒想到政策實惠(以工代訓補貼)不用申請就送上門了。”知行國際旅行社經理王飛舟說,獲得感來自于“免申即享”。
“沒想到辦案真不用找關系了。”中車沈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濤感慨“執行不再難”。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外界給東北貼的標簽一度撇也撇不掉。網友曾慨嘆,在東北不找人就辦不成事兒。
找著了線頭,也就抽開了線球。沈陽市發起“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形象重塑行動,轉折由此萌生。
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做好六項重點工作的要求,其中,“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列為首要,一針見血,直擊要害。只有突破營商環境這個“臘子口”,“完善改革思路,做實改革舉措,釋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才有可能。
如今,沈陽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唯一的營商環境全國標桿城市。“后進”變“模范”,沈陽發生了什么?
“改革就從辦事不找人、不見面切入。”沈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劉曉虹告訴記者,用大數據驅動辦事效能,提高的不僅是“快”的效率,更從制度上規避暗箱操作和人情干擾,兼及“廉”的公平。
沈陽,以前所未見的力度和速度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市域治理“一網統管”,政府運行“一網協同”,百姓辦事“一碼通城”。
一年,一個城市,能為企業和群眾辦多少實事兒?2021年,沈陽市的統計是5807.8萬件;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占比由年初的61.8%提升至99.4%,實際網辦率由年初的53.4%提升至93.8%,即辦事項占比由年初的34.3%提升至70.3%。
這就是沈陽誠意,這就是沈陽速度。
“不見面,不意味著‘兩不找’。”沈陽市和平區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王純說,企業和群眾遇到難題時往往不知道找誰,因此,干部主動聯系企業十分必要。和平區的創新是“周五首席服務官”制度,進企業“測水位”,把問題難事“撈”上來,然后靶向攻堅、精準服務。為啥選在周五呢?王純說,方便企業反映的問題在周末解決,企業休周末,干部加油干,下周上班給回復。
1月21日,記者搭車跟隨和平區營商局城建科科長劉勇走訪沈陽龍湖房地產拓展有限公司,企業接待人是報建經理陳一寧。打過多次交道,劉勇一看陳一寧緊皺的眉頭,就知道“又有事兒”了。原來在項目申請辦理樓門牌編號審批環節,企業“卡了殼”。因項目中含有未命名道路,按規定無法審批樓門牌編號。“沒有街路門牌編號就無法測繪,也無法辦理預售許可。”陳一寧滿臉焦慮。
劉勇立即聯系和平區地名辦和市民政局,得知該道路正式命名預計需3至5年。經過反復協調,考慮企業急難,在政策框架范圍內,采取了暫用街路代號,待正式命名再作變更的紓解措施。“又一次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啊!”陳一寧使勁握了握劉勇的手。
劉勇只是沈陽參加“萬人進萬企”活動干部的萬分之一。本著“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原則,沈陽大力實施“一聯三幫”,組織全市10473名干部聯系幫扶16617家企業,幫助企業落實政策、解決問題、轉型發展。截至目前,累計幫助企業解決16780個“急難愁盼”問題。沈陽市“萬人進萬企”活動列入遼寧省制度化創新成果。
在沈陽,共識已然形成:營商環境的PK,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不是開頭“熱騰騰”、中間“溫乎乎”、后頭“冷冰冰”,而是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恒溫、恒熱。
這是一份宣傳單:只要你是渾南區的企業家或是企業家的合作伙伴,來沈陽乘車乘機、就醫就診都可以走綠色通道。不是搞特殊,而是政府按市場化購買的優先服務。
讓企業家和群眾走向“C位”,把營商環境優劣的監督權、打分權交給企業和群眾。沈陽政務服務推行“好差評”制度以來,2021年滿意度上升到99.9%。
在沈陽,共識已然形成:營商環境的PK,不是獎勵“錢多多”、薪酬“漲高高”,而是人文關懷的溫暖細節和對企業家的真心尊重。
當然,營商環境的改善絕非朝夕之功,總有堵點待紓解。安全感缺失,曾是沈陽一些企業家的心病。過度檢查,過度執罰,甚至將罰沒的民企資產挪為私用。曝光的案例揭開了問題蓋子。
“要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法治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于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良好法治對于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性。
如何全面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王新偉表示,正本清源就要堅持問題導向,將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作為最突出、最緊迫的任務,以制度創新為牽引實施高標準營商環境行動,讓“辦事依法依規、辦事不求人”成為沈陽的鮮明標簽。
比如,沈陽率先探索“雙隨機一公開”綜合執法檢查機制,從根子上杜絕“誰想查誰查,想查誰查誰”;比如,對涉及民企訴求的重點案件進行聯合調查,對歷史積案大起底大排查。
在沈陽,共識已然形成:營商環境的PK,不僅要完善設施環境的外在美,更需要公平正義法治環境的內在美,給企業穩穩的安全感。
市場主體已突破100萬戶的沈陽市,今年還將出臺190項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舉措。
民生優先,枝葉總關情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老百姓日子過得怎么樣,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他在多個場合強調,“老工業基地前些年下崗人員相對集中,黨和政府要切實關心他們及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關注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
行走沈陽看民生,“兩鄰”理念已深入百姓的心窩窩。2013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市沈河區多福社區看望群眾時明確提出:“社區建設光靠錢不行,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時光不居,十年一瞬。如今的多福社區又多了哪些福?記者來到“兩鄰”理論的發源地,找尋這里的幸福密碼。
“雖然住樓房,但大伙兒互走互動、互幫互助、互親互愛,社區就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鄰里關系特別和諧。”幸福溢滿多福社區80歲居民郭東輝的臉龐。
走進社區,記者發現,居民大都“居有所樂”“樂不思遷”。樂從何來?沈河區委書記谷軍營總結有“四樂”。
樂居。經過兩次全方位改造,有40年歷史的多福社區煥然一新。小街小巷更整潔、地下管網更暢通、園區綠化更宜人、社區安防更到位……小區“顏值”高了,居民心氣順了。
樂惠。物業服務精細實惠。2020年,多福社區根據民意選擇沈陽惠馨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紅色物業品牌。物業綜合辦主任鄧可說,“多福社區屬于保障型物業,收費很低,每戶一年也就100來塊錢。”
樂福。“福”文化是多福社區的特色文化,社區通過一系列“福”活動吸引居民走出家門。歡聚一堂的百家宴、多彩祥和的元宵燈會、熱鬧非凡的年貨大集……眾樂、合群,打破了隔膜,升溫了感情。
樂助。以“黨建”為引領,多福社區建立網格化工作機制,以每千戶為一個網格,推動群眾各項需求在網格發現;在每棟樓的每個單元都選拔一名“黨員中心戶”,在“最近一米”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
“我們還探索多元良性互動的社區治理模式。”多福社區黨委書記孟曉丹說,調動社會組織“同鄰共振”,資源共享、共駐共建、服務惠民,從“小鄰”到“大鄰”,形成了社區治理的強大合力。
社區去年開放運營的“兩鄰”體驗館就是一個生動例證。在“兩鄰”體驗館內,專業的健康養老服務機構為居民提供包括健康體檢、康復理療、心理咨詢等醫養服務。“居民所有現場體驗的項目都是免費的。”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朱旭介紹說,“我們正在探索更大的服務半徑和群體,來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多福社區的“樣板間”,逐漸成為沈陽社區建設的“標準間”。過去一年,沈陽共開展“兩鄰”社區建設試點458個,推進鄰里項目1161個,未來將實現全覆蓋。
“群眾所盼的,就是政府要辦的。”沈陽市市長呂志成堅定地說,讓振興成果惠及群眾,就是沈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時下,最緊迫的考驗擺在沈陽面前。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沈陽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23.2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5個百分點。“工業化尚未完全現代化,城市化也未發達,就提前老齡化了,未富先老是沈陽振興過程中的現實困難。”李凱教授思慮良深。
如何在手頭緊、負擔重的前提下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是給沈陽的一道“加試題”。
臨近中午,家住沈陽市和平區文安路社區的79歲老人劉孝云正在社區大食堂吃飯。“一葷兩素一湯,只要7塊錢。”劉阿姨吃得樂呵。
文安路社區共有60周歲以上老人3285名,占社區常住總人口超20%。2021年底,社區改造升級了社區大食堂。現在,每天都有百余位老人來此用餐。
給老人們上助浴設施,配應急呼叫系統,哪兒都要錢。“換個視角看養老服務,也可以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采取與第三方合作、市場化運營的養老服務模式,就解開了結。”文安路社區黨委書記馬戩說。2015年,社區引進專業養老機構——沈陽萬佳宜康養老服務公司,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長期居住、日間照料、居家入戶和家庭服務“3+1”服務。“政府給運營補貼,我們有運營收入,還有更重要的品牌增值。”公司連鎖運營部主任張營營說。
養老有保障,托舉有力度。過去一年,沈陽市共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100個,城市社區實現養老服務站全覆蓋,新增養老服務設施3.2萬平方米,品質養老邁上新臺階。
“財政等公共資金配置使用要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隨意擠壓。”遵照總書記的囑托,沈陽市連續多年財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均超70%。2021年,沈陽市民生支出838.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達81.2%。
真金白銀的投入,夯實了城市的底子。2021年,沈陽老舊小區、地下管網、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等改造治理工程同步實施,全市126個老舊小區、184條背街小巷完成改造。
將心比心的關懷,溫暖了市民的日子。2021年,沈陽新增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1.2萬個,建成社區醫院13個,建強中心鄉鎮衛生院27個、村衛生室616個,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5%和13.3%。
取法乎上的追求,容光了城市精神。“百館工程”加快實施,沈陽博物館建成開放,城市書房廣受好評,沈陽藝術節、市民運動會等2000余場文化體育活動成功舉辦。
憂民之憂、樂民之樂,這是沈陽用堅決的行動、溫柔的筆觸寫入人心的民生答卷。
開放求先,共贏才能贏
1月10日,沈陽市兩會閉幕,新一屆市政府領導班子走馬上任。
當其時也,天正冷,風更硬。而記者目之所及,沈陽搶抓項目的勢頭正勁。
有沒有龍頭,大不一樣。調研采訪的鏡頭搖至國內唯一的中德高端裝備制造合作平臺——沈陽中德園:寶馬新能源汽車一輛接一輛從車間駛出,在園區內直接搭乘中歐班列銷往海外。而另一側,寶馬新工廠正為今年5月竣工達產而緊鑼密鼓調試設備。一家頭部企業能拉動多長的供應鏈?寶馬集團的回答是,在中國有460余家零部件供應商,每年向沈陽本地采購額超過300億元。算起來,寶馬汽車深耕沈陽已歷19載,借由沈陽華晨寶馬新能源汽車的突出貢獻,寶馬集團2021年汽車銷量穩居全球高檔車市場首位。
有沒有平臺,大不一樣。僅僅一個沈陽中德園,億元以上項目平均10天落地1個。從這里延伸的合作觸角聯結300多家歐洲企業,“德國鐵西日”“歐洲企業沈陽行”等經貿活動已開展128場,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落戶于此。沈陽進一步發揮自貿區、自創區、綜保區三個國家級平臺的開放前沿作用,強力促進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
有沒有效率,大不一樣。沈陽中德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寧興華說,投資要講求效率,不能盲目鋪攤子,像總書記指出的,“要擇優引入企業和項目,不能裝進籃子都是‘菜’”。沈陽中德園是一塊追求“畝均效益”的高產地,工業項目畝均投資強度達到403萬元,稅收強度達到畝均46萬元,分別高于沈陽市均值35%和85%。2021年,沈陽中德園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20億元,完成全口徑稅收120億元。為開放做注腳的是這里的人才結構,海內外知名高校碩士、博士占比達44%,園區獲評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以前,沈陽人有較多的內陸思維,覺得不沿邊不靠海,只能靠自己使勁;現在,視野寬了,有了讓利胸懷、共贏思維——“你做強,我配套;你發財,我發展。”由此,2021年,沈陽市新簽約落地億元以上項目2630個,比上年增加657個。
過去的一年,沈陽中歐班列實現“三通道五口岸”全覆蓋,開行數量位居東北第一;國際友城達到100個;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4.4倍;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36.2%。
“沈陽人內心很重感情,但老是憋著,合作中較為被動。”閆占峰似在給過去畫像。他說,沈陽人現在變了,因主動而打動,因互動而生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為依托,使南北互動起來。這使我們開放合作瞄準了主攻方向。”
不覺間,沈陽·中關村科技園兩歲了。且看這份成績單:集聚創新型企業93家、對接創新技術100余項,總投資超過600億元。沈陽·中關村也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評為真抓實干的產業轉型示范項目,沈陽大國重器與北京創新要素的疊加效應日益彰顯。
更深遠,京沈合作開啟了“智力共享技術外溢”的“振動”模式,輻射帶動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創新攜手、產業協同。深度開展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經濟合作,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動力系統,沈陽產生的“核”聚變與都市圈周邊同城化效應同步發力。
離岸創新,人才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這就是開放思維,這就是思想轉變。
雖然,沈陽傾力化解企業金融風險,但受慣性影響,融資短板依然存在;雖然,沈陽涌現出不少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但還缺少自己的世界級企業;雖然,沈陽民營經濟加速生根,但身板不壯,外向度不高……
“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習近平總書記寄語猶在耳畔。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明確要求,沈陽要當好“跳高隊”,在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當好先鋒。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蘇 民 孫潛彤 張 雙 溫濟聰 郭存舉 童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