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立身之本,是在國際競爭中縱橫捭闔的制勝之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提煉總結為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的規律性認識,并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些重要論述和部署,既體現了中央把握世界大勢、在科學研判“變”與“不變”中做好自己的事的戰略定力,也蘊含著遵循發展規律、在辯證分析“危”與“機”后確保國家發展安全可靠的戰略智慧。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規律,也是經驗。回望波瀾壯闊、極不平凡的2020年,面對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衰退和美國遏制打壓升級疊加的復雜挑戰,我們牢牢守住底線,堅持做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技創新答卷:大數據防控疫情成績斐然、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一系列前沿科技的重大突破,不僅為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衰退底色中實現“風景這邊獨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也充分證明我們具備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和實力,為邁向“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底氣和信心。
創新要自立,科技要自強。自立自強永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安身立命最堅實的依靠和屏障。放眼全球、環顧國內,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挑戰和困難,我們要想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都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保障和支持,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核心技術、高端科技是當今國際競爭的“國之利器”。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只有堅決把住關鍵核心技術這一發展“命門”,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把科技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才能使國家民族的發展基礎更為堅實、更為可靠。這一點須臾不可松懈。
科技自立自強不僅要求核心技術和關鍵產業鏈的自主、安全、可控,也強調必須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創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針對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找準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全局謀劃、整體推進。一方面,要抓好主體,解決好“誰來干”的問題。既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還要用好生力軍,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另一方面,要突破制約,解決好“怎么干”的問題。關鍵要建立與新技術快速迭代升級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把已經積累的雄厚科技實力轉化為支撐國家發展的“筋骨”,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內力”,以改革的強勁動能大幅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萬水千山,道不遠人。“十四五”即將起航,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面向未來的堅定選擇。只要我們不斷深化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破除各種瓶頸制約,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大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經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