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日訊 商務部今日召開網上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在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糧食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日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稱,近期有關國家糧食出口政策變化,引起國內消費者關注,部分地區市場出現集中購買現象,請問我國糧食供應情況如何?會否出現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問題?
對此,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統一部署下,商務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完善工作機制、確定了一批保供骨干企業、落實保供貨源、暢通調運渠道,加強產銷對接,各地批發、零售市場大米、面粉、食用油貨源充足,價格穩定。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向好,產能充沛。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供應工作,出臺了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糧食保險試點、調整完善糧食收購價等一系列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國際市場對我國糧食供應的影響很小。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64億噸,比2018年增加0.9%,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了“16連豐”。根據農業部相關信息分析,2020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向好,夏糧苗情長勢好于常年,豐收在望;早稻種植面積擴大,增產有基礎,秋糧收購價格提前確定、不斷提高。疫情期間,國家持續出臺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糧食豐收是大概率事件。
我國口糧年均消費量為2億多噸,2019年我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余2.8億多噸,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我國糧食進口主要以大豆、粗糧等飼料糧為主,進口的大米、小麥分別只占國內消費總量1%和2%,主要起到品種串換和調劑作用。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當前全球糧食供給總體過剩,世界糧供低位運行,但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有關國家出臺出口禁令主要出于優先滿足國內糧食供給需要,大多數糧食出口國不一定會跟風效仿。
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統一部署下,商務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完善工作機制、確定了一批保供骨干企業、落實保供貨源、暢通調運渠道,加強產銷對接,各地批發、零售市場大米、面粉、食用油貨源充足,價格穩定。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向好,產能充沛。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