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兩會,海外輿論最關注的莫過于兩會期間制定的中國經濟發展政策。目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內外環境更加復雜嚴峻,風險和挑戰更大。海外輿論認為,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毫不回避問題,強調“思危方能居安”,列出了十余項需要面對的挑戰,并提出了應對措施,這表明中國政府對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心中有數。
追求經濟增長質量
意大利《共和國報》報道稱,中國政府這次沒有掩飾困難,反而在兩會期間明確指出,中國面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
法國《歐洲時報》刊文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與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外部經濟環境震蕩等有著直接關系,但更關鍵的是,中國經濟結構正經歷深刻調整,從注重發展速度轉向追求發展質量。這種變化經過數年實踐,其目標、實現路徑、評價標準逐步清晰起來。報道認為,自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來,官方和民間都有準備“過緊日子”的說法,這是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體現。中國的經濟轉型趕上了世界經濟震蕩的周期,面臨全球保護主義抬頭、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影響。在這種情形下,決策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戰略定力尤為重要,否則極容易采取刺激、寬松的應對之策,最終再次走入舊的發展模式。政府“過緊日子”既是一種社會心理準備,也是一種經濟施策準備,目的是為了確保經濟轉型的可持續性,謀求新發展,從而讓中國民眾過上長久的好日子。
3月8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來自美國蓋帝圖像的記者在拍攝。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期待拓展對華合作
中國歐盟商會官網刊文稱,政府工作報告指明了中國未來發展方向,既包括經濟層面如2019年6%至6.5%的增長區間、堅持結構改革、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等,也包括社會環境層面如精準脫貧、醫療保健和環境保護等。文章認為,歐洲企業將繼續為中國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并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支持中國政府實現報告中提出的各項目標。同時,中國歐盟商會高度關注報告中提及的監管和行政改革,認為這將推動中國各級政府積極行動。
南非金山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加斯·謝爾頓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政府讓7億多中國人民擺脫了貧困,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過去10年間,他曾經多次到訪中國,不僅看到了北上廣深等一線發達城市的繁華,也曾到訪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我明顯感受到,中國的貧困人口確實在快速減少,民眾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幸福指數也不斷提高。”謝爾頓說,貧困依然是困擾包括南非在內許多非洲國家的突出社會問題,非洲國家希望能夠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
印尼時尚設計師協會主席波碧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具有顯著正面溢出效應,“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印尼文藝界期待與中國就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開展深度合作。
在人大黑龍江代表團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來自俄通—塔斯社的記者在提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中國市場紅利多多
德國明鏡在線報道稱,中國兩會期間將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中國對本國企業和外籍企業同等對待,營造公平的市場氛圍,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嚴格遵守世界貿易公認的準則,這將為外商對華投資帶來重大利好。
英國BBC網站表示,面臨經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升級等挑戰,中國政府將繼續鼓勵消費,引進外商進入中國市場。
葡萄牙盧薩通訊社報道,雖然中國2019年GDP預期略低于上一年的速度,但這個增速仍居于世界前列。
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席哈伯恩表示,從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來看,中國政府能夠為建立一個具有全球公平和監管良好的中國市場創造條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海泉 曲俊澎 蔡 淳 田 原報道)
2019全國兩會專題報道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