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四。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持續探索和創新實踐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制度體系日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自然生態保護與修復成效明顯。自然保護區數量快速增多,截至2021年,我國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個,比2000年增加319個。森林覆蓋率大幅提高,據《2023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2023年,全國完成造林399.8萬公頃,種草改良437.9萬公頃,完成國土綠化任務超800萬公頃。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土流失狀況明顯改善。2011年至2023年,全國水土保持率從68.9%提高到72.6%,中度及以上侵蝕占比由53.0%下降到35.0%。
污染防治攻堅不斷推進,減污治污成效日益彰顯。主要污染物防治深入展開,排放總量有效降低,空氣質量繼續改善。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優于年度目標約3.0微克/立方米。地表水環境質量繼續向好,重點流域水質改善明顯。2023年,全國地表水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89.4%,比2020年上升6個百分點。黃河流域水質首次由良好改善為優,海河流域水質由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松花江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能源結構持續調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從1980年的72.2%下降至2023年的55.3%。2023年,全國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再創新高,為15.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比重達到52%。
綠色發展方式逐漸形成,產業綠色轉型加快發展。“十一五”以來,單位GDP能耗整體呈現下降態勢,累計降低43.8%,年均下降3.1%。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由1980年的69.5%提升至2022年的73.2%。
(本報記者 董蓓)